“强链惠企·质享山东”山东市场监管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媒体行首站走进济南
来源:下载爱游戏 发布时间:2024-10-15 02:29:259月10日至11日,“强链惠企·质享山东”山东市场监管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媒体行首站走进济南。来自全...
9月10日至11日,“强链惠企·质享山东”山东市场监管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媒体行首站走进济南。来自全...
9月10日至11日,“强链惠企·质享山东”山东市场监管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媒体行首站走进济南。来自全国及省内近30家媒体记者深入探访了多家代表性企业,实地探访山东推动质量强省建设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典型经验案例,并进一步解读了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在推进质量强链、提高产业高质量发展质量,健全完善质量政策措施,提升质量技术能力,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局中的创新举措与显著成效。
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作为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的国家级实验室和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CNCA)批准的认证机构,不仅积极履行政府实验室职能,承担质量监督检验、缺陷产品召回、风险监测、统计调查、专家检查、质量巡查等各类政府任务,而且面向社会对外提供产品质量检验、司法鉴别判定检验、产品认证检验、新产品验证检验等各类检验服务。
据介绍,目前省质检院建有五大实验基地,拥有8个国家级质检中心、5个省级质检中心、2个省工程实验室和1个省重点实验室,建设了10米法和3米法电波暗室、200kA通断试验室、新能源汽车电池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中压短路实验室、动热稳定实验室、变压器特性实验室等专业化实验室,实验室面积近10万平方米,配备了液相色谱-四极杆/轨道阱质谱仪、气质联用仪、液质联用仪、汽油辛烷值机、短路冲击试验发电机组、冲击试验变压器等各类先进检验测试仪器设备。
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是依法设置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是山东省最高的计量科学研究中心和市场监管总局授权的重点管理计量器具型式评价实验室。2023年,山东省计量院国家产业计量中心园区启用,形成国家产业计量中心园区、千佛山园区、德州园区“一体两翼”发展新格局,总建筑面积约10.2万平方米。
山东省计量院主动融入和服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以及山东“十强产业”和标志性产业链,以“发展是第一要务”为核心理念,在建设“国内一流、国际先进”计量技术机构的征程上展现新作为。目前建有山东省社会公用计量标准417项,开展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授权检定校准项目1482项,实验室认可检测校准项目1212项,研制重点领域国家标准物质256项。每年服务高端装备制造、安全生产、贸易结算、医疗卫生、环境监视测定、行政执法、资源保护等行业单位多达2万家,量值传递的计量器具超过60万台件,为筑基新质生产力、促进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计量技术保障。
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相关负人介绍,近年来,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秉持“发展是第一要务”核心理念,进一步强化计量服务保障能力,深化计量技术创新应用,筑基新质生产力,促进可持续发展,为市场监管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为经济社会绿色低碳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济南高新区的支柱产业之一,已形成发展势头强劲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强化监管,积极履职。近年来,济南高新区市场监管部聚焦生物医药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助力企业练内功、强筋骨、提精神,监管和服务齐发力,促进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
山东济南高新区市场监管部副部长刘祥生表示,高新区聚焦生物医药产业链供应链质量链联动提升,坚持监管服务并举,着力培育新质生产力,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强化标准引领,带领企业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定,推动标准国际化进程,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标准支撑。高新区已累计发布国际标准10项、国家标准734项、区域标准434项、行业标准605项,有3个国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首个量子计算与测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医用输液器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标准贡献力慢慢地加强;强化品牌赋能,对辖区企业分重点、分层次的实施培育,实施靠上服务、跟踪服务,动员、指导企业申报政府质量奖和好品山东,有1家企业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华熙生物等4家企业获省长质量奖,齐鲁制药、福瑞达生物等21家企业入选“好品山东”品牌体系,全市占比38.9%。
在制药行业,质量不仅是产品的生命线,更是企业不灭的灯塔。齐鲁制药秉持“企业的百万分之一即是患者的百分之百”的理念,以患者为亲人、视质量为生命,全员、全过程守护药物品质,“齐鲁制造”持续出精品,不断生产上市老百姓用得上、用得起的国产优质好药,将中国人的“药瓶子”紧紧攥在自己手里,让“好品山东”蜚声国际,赢得全球信赖。
“智造”升维,引领制药行业新质生产力。先进的生产装备和技术工艺是高品质产品的保障,更是核心竞争力。拥抱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浪潮,齐鲁制药斥巨资购买国际顶尖的生产装备,打造世界一流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生产线,以全球最先进、高端的硬件设备为保障,以智能控制和大数据应用为核心,建设数字化、信息化工厂,树立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典范与标杆,为公司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澎湃动力。
目前齐鲁制药拥有全球最优质、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装备了世界上首台商业化生产的德国双组分气流分装机、意大利伊玛洗烘灌联动线、德国菲特高速压片机、德国HH口溶膜生产线、德国高宁格预灌封、美国耐驰珠式研磨机等国际化生产设备,实现了生产系统全过程智能化、数字化跟踪追溯,配备WMS智能仓储物流系统,为“国民好药”打造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齐鲁制药口服固体制剂年产能328亿片/粒,注射剂年产能15亿支,外用剂、滴眼剂等剂型年产能5亿支,剂型最全,制造规模国内领先。
“质造”赋能,打造国民好药高品质的产品力。质量是药品的生命,更是折射着齐鲁制药“造好药、为人民”的初心使命。
“质量源于设计”。据悉,公司设计了一整套涵盖药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体系,实行全员、全面、全过程质量控制。齐鲁制药建立了与国际全面接轨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国内首家通过美国FDA、欧盟EDQM、英国MHRA无菌产品认证的企业,也是国内唯一一家同时向欧、美、英、日、澳大利亚法规市场出口制剂的药企。目前,齐鲁好药已稳定出口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40多个产品在多个销售国家市场占有率第一;对美出口制剂24个,近半数销量位居市场首位,部分产品市场占有率超过了50%。
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伟萍介绍到:“作为省、市医药工业产业链链主企业,在自身高水平发展的同时,我们积极带动上下游企业未来的发展,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提升合作伙伴品质衡量准则,共同提升整体产业链竞争力。比如在出口方面,我们为链上合作公司可以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帮助供应商提高质量水平,达到国际标准,在我们的带动下,很多企业已经从配合齐鲁达标出口,到实现了自身的产品出口。”
11日上午,媒体团来到福瑞达智美科创园。作为山东福瑞达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的核心园区,福瑞达智美科创园集化妆品、医疗器械等个人健康护理用品的科研、生产、仓储、销售、品牌推广和孵化、工业旅游等于一体,不仅是公司科学技术创新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中国美妆产业高水平发展的新标杆。
据介绍,福瑞达智美科创园积极做出响应国家和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战略及“北方美谷”战略,旨在打造一个国家级化妆品生产创新产业园。目前拥有生产线条全自动化妆品生产线,涵盖面膜、水乳、膏霜等多种产品类型,设计年产值超50亿元。
同时,作为行业首创的透明工厂,智美科创园设计了参观走廊,参观者可以透过玻璃了解化妆品生产的全过程。位于园区的世界美妆科技馆集美妆文化、科普教育、科技体验、学术交流等功能于一体,是国内首个美妆主题科技馆。整个展馆以“为人类美好生活创造美”为主题,从大文化、大发展、大科技视角出发,通过场景、实物、标本、道具、多媒体互动等形式,全景呈现世界美妆科技发展变迁、最新成果及未来趋势,激发人们科学技术创新热情,探索美丽智慧的无限可能。
“园区通过科研共享、制造共享、品牌推广资源共享等方式,实现产业生态的共享共建,吸引更多初创品牌和上下游供应链入驻济南,增强区域产业聚集度,带动山东省化妆品产业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山东福瑞达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总监马建伟表示。
据悉,本次媒体行活动由山东省市场监管局联合省互联网传媒集团组织策划,以“强链惠企·质享山东”为主题,还将走访淄博、潍坊、青岛、泰安四个地市,聚焦质量强链、品牌建设、放心消费等方面深入基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相关企业一线。
2023年总被引频次进入本学科排名前1/4的中国期刊共有37种,比2022年增加2种;影响因子进入本学科排名前1/4的期刊有149种,比2022年增加12种。
最近一个特殊门诊引发社会关注。新闻媒体报道,10月8日,上海某研究机构设立的“空间与数学学习困难门诊”正式开诊。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与资源、环境间的张力日愈凸显,空间资源日趋紧张,慢慢的变多的城市开始立体发展、“向下”生长。如今,不少城市的地下空间别有洞天。
近年来,昭通积极构建“政府引导+平台推动+政策赋能+管家服务”的返乡创业“昭通模式”,推出促进创业就业“二十条措施”。2023年以来,昭通回引6.59万人返乡创业,带动18.64万人就地就近就业。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要“完善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战略性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引导新兴起的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一颗来自熔融行星核心的铁陨石(左)和一颗来自原始未熔融行星的球粒陨石(右)。当人们在寻找宇宙中别的可能孕育生命的行星时,了解这些挥发性物质是如何被输送到行星表面的知识将至关重要。
制出清洁氢气的同时发现3D石墨烯(显微镜图)。这项研究为石墨烯的应用开辟了更多可能性,其中最重要的用途之一是研制锂硫电池。研究团队随后意外地发现,直径仅为人头发丝千分之一的微型管阵列,在没有另外加电源的情况下产生了电信号。
邓秀新、刘旭、张守攻、陈温福、金宁一、张洪程、蒋剑春、包振民、张佳宝9位中国工程院院士走进黑土地,围绕粮食增产、黑土保护等关键领域开展调研。院士们边走边看,对黑龙江省农科院通过优选品种、菌肥培土、大垄密植等一系列科学管理措施取得的成效,给予高度评价。
10月11日10时39分,我国在东风着陆场成功回收首颗可重复使用返回式技术试验卫星——实践十九号卫星。卫星搭载的植物及微生物育种载荷、自主可控和新技术验证试验载荷、空间科学实验载荷、社会公益和文化创意载荷等回收类载荷已全部顺利回收。
我们身边有不少朋友爱玩电子游戏,有时为通关甚至不惜晚睡熬夜。熬夜意味着睡眠时间大幅度减少,睡眠质量严重下降,这样不仅会影响工作状态和学习效率,还会损害身体健康。
据最新一期《风湿病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多摄入一些,或能为心脏健康加分。为降低心血管风险,目前医生给出的建议大都与减少炎症有关,包括少服用可的松药物、不吸烟、降低胆固醇,和控制高血压等。
近日,由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承担的课题“伊春森林芬多精成分解析与释放规律”通过了科技成果评价。经查新,此前未见有关报道,该项目为全国首次对伊春森林康养功能成分的定性定量科学研究。
记者10日从中山大学获悉,该校医学院施莽教授团队与阿里云李兆融团队将AI(AI)技术应用于病毒鉴定,发现了传统研究方法未能发现的病毒“暗物质”,探索了病毒学研究的新路径。
有人欢呼雀跃,认为这是对科学技术进步的高度认可;有人忧心忡忡,担心这是否预示着人类科学家时代的衰竭。将诺贝尔奖颁发给人工智能(AI)领域的成就,并非意味着人类科学家的地位受到动摇。
江俊强调,这种理论与实践交融的研究范式,能从数百万种可能的配方中迅速识别最佳组合,极大地加速了新物质的发现过程。《自然》报道也指出,AI“科学家”通过自动化实验设计、数据分析、论文写作等功能,明显提高了研究效率,减少了科研成本,并加速了科学发现的进程。
10月9日,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扬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第十七届汽车轻量化大会在扬州国际展览中心开幕。
数十年的一线临床经历让张丽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她看来,孩子学习困难的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个焦虑的家庭。自学习困难门诊开诊以来,汤欣舟时常有种无力感,孩子学习困难问题并不能在门诊治好,很多问题出现在门诊之外。
《自然》9日发表的最新论文中,美国科学家团队探索了量子回路的复杂性。这些实验展示了两个阶段之间的转变:在第二个阶段即所谓“低噪声阶段”中,研究团队证实了量子计算机的计算复杂性,足以超越经典超级计算机。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和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的量子物理学家们,利用量子纠缠在原子和电子尺度上再现了一个充满不同滴答声“房间”的场景。
戴维·贝克(左)、德米斯·哈萨比斯(中)和约翰·江珀(右)因在蛋白质设计和蛋白质结构预测领域作出的贡献荣获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为预测蛋白质结构,贝克团队2021年开发出“Rosetta折叠”模型,并被《科学》杂志评为2021年年度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