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航新能:全球化光伏产业先锋深耕逆变器、储能等领域

来源:下载爱游戏    发布时间:2025-04-12 23:30:03

近期,深圳市首航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首航新能”)创业板上市申请获批,即将登陆长期资金市...

  近期,深圳市首航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首航新能”)创业板上市申请获批,即将登陆长期资金市场。据悉,这次募集资金大多数都用在“储能系统建设项目”、“新能源产品研制制造项目”、“研发中心升级项目”和“营销网络建设项目”等等,致力于逐步扩大主营业务规模、提升盈利能力,同时提升市场占有率与影响力,增强行业地位和综合竞争能力。

  首航新能成立于2013年,专门干新能源电力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专注于太阳能电力的转换、存储与管理,致力于为工商业用户、家庭用户及地面电站等提供光伏发电与储能系统设备。公司产品以外销为主,销往欧洲等境外地区,其核心产品涵盖并网逆变器、储能逆变器、储能电池等等。

  作为储量最为丰富的清洁能源之一,在光伏发电与储能技术持续进步推动下,太阳能有望在应用规模、开发成本、使用效率等方面实现对传统能源的替代。鉴于此,世界各国格外的重视光伏产业的发展,制定政策鼓励和支持光伏发电与储能技术,力求抢占未来能源时代的战略制高点。根据国际能源署发布的统计数据,2021年全球光伏发电量占清洁能源发电量的比例为13.8%,占全球总发电量的比例为3.6%。若以2050年全世界内实现“碳中和”目标进行预测,届时光伏发电量占全球各类能源发电总量的比例将达到35%左右。此外,根据IRENA的预测,2019年至2050年全球光伏累计装机量的年复合增长率达8.9%。

  亚太地区、北美地区和欧洲地区为目前全球光伏发电的主要市场。根据国际能源署,上述地区2023年度光伏装机量占当年全球装机总量的比例在85%左右。市场参与者中,华为、阳光电源和SMA在全球主要的光伏市场均具有相比来说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中部厂商则具有其相对优势市场。例如SolarEdge、Enphase在美国市场具有较高的市场地位,Fronius在欧洲和拉丁美洲具有相比来说较高的市场占有率。近年来,在国内光伏逆变器厂商加速出海的大趋势下,包括首航新能在内的国内优势厂商纷纷建立境外子公司或进行境外渠道的建设。

  作为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设备,光伏逆变器的行业发展状况与全球光伏产业的发展的新趋势一致,近年来保持较快增长。经过多年的市场之间的竞争,光伏逆变器行业已形成一批在市场占有率、品牌知名度等方面处于领头羊的企业。从市场占有率来看,根据WoodMackenzie统计数据,2022年度首航新能光伏逆变器出货量(MW)位列全球第十位,市场占有率约为3%。此外,根据IHSMarkit的调研数据,2021年度首航新能在全球户用逆变器市场出货量位列第九位。2021年至2025年全球光伏逆变器的累计出货量预计接近1TW,累计市场规模约540亿美元。随着“光储一体化”成为行业发展的新趋势,起点研究院(SPIR)预计2030年全球储能逆变器出货量将增至1773GW,2023-2030年复合增速达53.3%,呈现迅速增加趋势。

  从财务数据方面来看,2021年、2022年、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8.26元、44.57元、37.43元和14.69元,扣非净利润分别为2.58亿元、8.42亿元、3.06亿元和1.23亿元。业绩波动主要受海外乌克兰危机带来欧洲居民用电价格变革,以及行业与政策周期性影响。

  首航新能是国内较早进行储能逆变器研发和“光储一体化”解决方案探索的企业之一,其于2016年度推出储能逆变器机型、于2020年度推出储能电池产品。目前企业具有28项核心技术,对于高效可靠直流-直流和直流-交流功率变换技术、电网适用性和电网支撑等电网交互技术、快速故障诊断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在行业内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公司核心技术主要以软件、结构及硬件方式集成于公司基本的产品,以实现产品特定功能或提升产品性能。如快速孤岛检测技术,以软件以及硬件方式集成于并网逆变器和储能逆变器产品,实现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快速孤岛检测。逆变电感电流波形质量提升技术,以软件以及硬件方式集成于并网逆变器产品,经过控制开关管的驱动过程,实现输出不同大小的共模电流,有效提升逆变电感电流波形质量。

  目前来看,公司基本的产品已获得中国CQC、中国“领跑者”、欧盟CE、德国TüV等30余个国家或地区的认证,销往国内及欧洲、亚太、拉美、中东及非洲等全球多个地区,主要客户包括ZCS、CORAB、EnergyNAT、ILUMISOL、SOLTEC、MVTechnology、天合智慧、翔泰新能、Havells、创维光伏等。

  首航新能重视对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投入。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研发费用分别为0.94亿元、1.93亿元、3.08亿元和1.54亿元,迅速增加,且在营业收入中占比不断的提高,分别为5.16%、4.32%、8.24%和10.47%。截止2024年上半年末,研发人员共计525人,占比接近30%。此外,公司还与知名高校开展合作。例如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建“储能变换与系统集成技术中心”,围绕储能、光伏及电动车应用技术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及产学研合作。

  荣誉和认证方面,2020年至2024年,公司获得德国权威研究机构EuPDResearch颁发的印度、波兰、巴西、澳大利亚“顶级光伏品牌”奖,具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根据世纪新能源网、PVTIME和光伏品牌实验室PhotovoltaicBrandLab发布的“PVBL2020年度全球光伏逆变器品牌20强排名”,公司排名2020年度光伏逆变器品牌第十二名。此外,公司自2017年起被持续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目前拥有247项授权专利。

  本次募集资金主要投向“首航储能系统建设项目”、“新能源产品研制制造项目”、“研发中心升级项目”和“营销网络建设项目”等,从而逐步提升产能,改善盈利,并扩大市场,从而提升综合竞争力,具体来看:

  “首航储能系统建设项目”和“新能源产品研制制造项目”。两项项目拟通过新建生产基地及购置先进的生产设备,打造自动化的生产车间和老化测试车间、仓库等其他生产辅助配套空间。项目完成后,在分布式大功率逆变器、储能逆变器和储能电池的生产能力与生产效率将得到一定效果提升。

  “研发中心升级项目”。整合现有研发力量,购置先进的检测、试验仪器等,引进高端研发技术人才,对公司深圳、上海和武汉研发中心做全面升级,打造统一高效的综合性研发平台,对市场前瞻性技术课题展开研究开发,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

  “营销网络建设项目”。完善单位现在有营销服务体系,新设立大客户销售部,布局国内外大型地面电站业务;建立技术上的支持中心,加强完善产品售前、售中及售后的服务流程;优化渠道销售部,形成国内外区域性营销服务中心辐射周边地区;在境内外新建营销网点,扩大营销服务网络覆盖范围,深度挖掘当地客户的真实需求,提升客户服务能力。

  此外,部分募集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从而加强公司的营运能力,优化财务结构。

  展望未来,公司将在清洁能源转换技术和储能技术领域坚持开拓创新,及时把握市场客户的真实需求及行业技术路线变化趋势,不断丰富产品谱系、提升产品的质量和服务的品质、完善整体解决方案能力,从而进一步巩固并增强现有竞争优势,致力于成为全世界领先的高科技数字能源企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太阳能盈利能力平平,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阳光电源盈利能力比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是传播更多详细的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联的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240019号。

分享按钮